陈伯陶《民国东莞县志·方耀传》

方耀,字照轩,潮州府普宁县人。咸丰初随父源募勇投效,积功至都司赏巴图鲁名号,累迁参将擢总兵官。光绪九年署广东水师提督,时惠属稔山会匪倡乱,耀亲督水陆各军驰至平海,深入其阻,贼不战而靡。会法人构衅,旋师虎门上下横挡、威远、定洋各炮台,举办南海、番禺、东莞、顺德、香山、新会、新宁等环海各属团练。又于六门海口要隘筑台添勇,以资防护,布置周密,敌人始终不敢犯粤。十一年授广东水师提督。十六年大府奏请办理广州积案。先是耀镇潮州时,潮俗喜斗,不除积匪,其患不息,发兵剿办则元气伤,乃举行清乡之法,设局选绅士之公正者主其事,使乡举乡正一人、副一人,族举族正副如之,族大者房举房正副也如之,由房族正副至于局绅皆得随时晋谒,密勿言事,有以盗告者,即往捕诛,潮人始知有官法。于是,按治潮成法,凡邑属之锦厦、霄边、涌头、五桂堂等乡,夙称强悍,好斗者悉按姓清查,获巨匪李皮四、李胜、蔡大、蔡二、王辉、王早、方遇委、文和、刘创开等数十名置于法,复将积年巨案,会同地方官秉公断结,数十年斗杀劫抢之风顿失。十七年六月病卒于营次,年五十八。广州为建专祠于虎门寨,名曰方公祠。

陈伯陶(1854—1930),号象华,一字子砺,晚年更名永焘,又号九龙真逸,东莞中堂凤涌人,清朝探花。6 岁拜陈澧为师,10 岁通读五经,后就读于罗浮山酥醪别院。光绪元年(1875 年)中秀才。光绪五年(1879 年)参加乡试获第一名(解元),随即上京准备参加会试,因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,便奔丧回乡。此后数年,他以教书所得,供养母亲及弟妹。光绪十八年(1892 年)中壬辰科进士,殿试获一甲第三名(探花),授翰林院编修、文渊阁校理、武英殿协修。后又任国史馆协修、总纂。民国时期,在香港组织数十人,历时六载修成《东莞县志》。

方耀《致营务委员龚周书》

昨由陆赴钦,查阅全军,早抵防次,现赴东兴街等处查看形势,扼要 巡防,禀请两院示遵,以固我边。惟查廉属幅帧辽阔,毗连西省,接壤越南。水程则港汊分歧,陆路山林深密……再法越近事,连日探闻,自七月十三日,刘(指刘永福——本书注)军获胜后,彼族另以轮船八艘攻破沿河炮台。十六日直抵顺化城,势甚危急,越人力屈乞和,法人自主和约十条,迫其承认。幸刘军星夜赴援,并有蓝旗一队帮同力战,大获胜仗,伤毙彼族千余,擒获七划兵头一人。果得此胜, 当有转机。此报由河内海防一路探来,该处距顺化颇远,未知是否确实, 仍密遣妥人分途深入侦探,有续报,随时奉闻。敬请公安,唯照不既。弟方耀又启。

光绪九年七月底,全军抵达钦州,扎东兴街附近。到日军门即赴东兴街等处察看形势,扼要布防,并禀报督、抚两院。又致书广东全省海防营务处委员龚周,通报防区态势和越南军情。

(《照轩公牍拾遗》卷三页25—26)

饶宗颐《潮州志·教育志·书院》

金山书院,在城北金山,光绪三年总兵方耀拨款饬绅士郭廷集就周濂溪祠旧址建,为九属生员肄业之所。院前为崇道堂,中祀文昌,左祀韩昌黎,右祀周濂溪。后为景韩楼,北倚山腰。因山势高下,环建斋舍凡七十余间……

光绪三年,军门在海阳(今潮州市)创建金山书院。

饶宗颐总纂《潮州志·教育志·书院》页30

张之洞《查办匪乡已有端绪折》


兹准方耀呈报……十月内移驻海丰县,派委降补守备方恭、署海丰县丞周运春、从九吕长庚、已革副将莫善喜、副将黄国安、游击林进升、都司李国清、守备方记兴,带勇分往青坑、可塘、捷胜、仙美、公平、梅陇、赤石、鹅埠等处查缉勒交。……

光緒十二年十月,军门移驻海丰县,清办积案。

(苑书义《张之洞全集》第一册页567)

瑞麟《平远肃清现筹进剿镇平折》

总兵方耀于十三日带领六营并亲兵三千余人,行抵距贼营三里之马山下驻扎。约合各营于十五日黎明出队。将近老圩,贼即拥出。方耀、 邓安邦挥军进攻,枪炮如雨,鏖战逾时,贼渐不支。我军益前奋击,连破贼营一十六座,贼众退入坑口大巢死拒。方耀指挥士卒四路齐进,勇气百倍,午刻破栅,贼大溃,向忠坑狂奔,我军追击三十余里,毙匪两千余名,落崖坠涧者无数,斩馘四百二十八级。救出难民一千六百余名,分别安抚。

同治四年闰五月十 三 日

(陈周棠《广东地区太平天国史料选编》 页281—282,上海图书馆藏书)

方耀简历

方耀,字照轩,族名辉。

赵尔巽《清史稿·方耀传》:“方耀,字照轩。” 

陈克寒《普宁县志(新志)》:“方耀(1834—1891),原名辉,字照轩。” 

少时家贫,常辍学。

谱主家族长者口述历史:提台少时家贫常辍学,在家乡拾蔗粕、树叶作家庭燃料,也拾粪作农肥,换几个小钱帮补家事。

广东潮州府普宁县城(今洪阳镇)西门人。咸丰元年随父源(小川)从戎粤东西。

饶宗颐《潮州先贤像传·方提督耀》:“方耀,字照轩,普宁人,咸丰初随父源从戎粤东西。” 

慷慨明敏,善用人,尤喜文士。

陈筹《广东水师提督方公照轩传》:“公慷慨明敏,善用人,尤喜文士。冠儒冠来者,悉加宠异。生平不多读书,而文牍填委,一阅辄尽曲折, 人不能欺,事上接下,则一本至诚。度量深沉,器识宏远。” 

善战兼谋勇尤善治盗。

赵尔巽《清史稿·方耀传》:“耀身矫捷,履山险若平地,眼有异光, 昏夜发枪靡弗中,以故,粤中诸匪咸惮之……方耀以粤团归官军,善战兼谋勇,尤善治盗,民多感颂。” 

清办积案,民乃大和。

饶宗颐《潮州先贤像传·方提督耀》:“潮俗好斗,土豪每筑堡聚众, 占田产欠官租为常,吏不能禁,耀至,创选举清乡法,择豪族中正人为乡正副,层递稽查,分别良莠。许其自新,由乡县至府而自挈其纲。办陆丰斗案,诛拜会戕官之陈独目,及办潮州积案,诛负险阻兵之谢奉璋、谢昆岗、郑锡彤、郑锡位等。清历年逋赋,归之官,理积踞田产, 还之民,民乃大和。” 

创乡学数百所,文化聿兴。

陈筹《广东水师提督方公照轩传》:“公又以为民之悍由于教之衰, 不泽以诗书,无由挽颓风而励末俗也。于是设乡学数百所,立书院, 购刻书籍,文化聿兴,风气为之一变。” 

饶宗颐《潮州先贤像传·方提督耀》:“设乡学数百所,郡邑立书院, 延礼通儒,开韩江书局校刻书籍,士风因以一变。” 

兴修水利卫民保田。

番禺汪兆铨《广东水师提督方公照轩墓志铭》:“又以潮州连岁被水, 田产漂没,亿计,乃濬河筑堤以卫民。” 

清国史馆原编《清代粤人传·方耀列传》:“潮州患水,则设法疏御以保农田。” 

围海造田,以安顿那些失去土地的农人。招穷户贫民垦殖。

陈荆淮《方耀事略》:“方耀看到不少农民围垦荒滩海坦取得成功, 就决心进行大规模的围垦,以安顿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。” 

贺益民《揭阳县志(1986—1991)续编》页666:“同治九年方耀与潮州同知郭廷集合恳地美都邹堂前塭田,招本区及潮阳普宁诸地穷户贫民垦殖,创光裕村,村人筑‘方郭公祠’以祀之。” 

(未完待续)

《方耀年谱》正式出版发行

经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多位领导和专家支持指导,《方耀年谱》于2019年10月由汕头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本书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收录为《潮汕文库》系列丛书, 吴南生、黄赞发等领导为文库和本书作序。

作品简介

方耀(1834—1891),字照轩,广东普宁洪阳人。 弱冠之年随父从戎与太平军作战,屡立战功,累官至广东水师提督。

战争结束后,他对地方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建设、治安整顿和文化兴建,如建设海防、清办积案、兴学助文、修治水利和创办公益等。他的主要功绩还涉及洋务运动若干方面如勘探矿藏、筹办铁厂、督办兵轮和精练枪队等。方耀是清末广东一个传奇人物,对国家和地方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编者通过对几十年来收集到的各种文献资料,包括奏稿、 公文、 电牍、书扎、诗文、日记、旧报、旧谱、古籍、旧迹和藏书等,加以钩沉、考证、梳理与筛选,以翔实和可信的资料,用编年方式,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方耀的生平事迹。

全书约50万字,主要包括宦绩年表、谱文、建置资料、传记和后人评述等,不仅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方耀个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,也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线索和历史素材。

本书编者:方梓乔

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(2019) 第 236556 号 (CIP核准号: 2019236556)

书 号:ISBN 978-7-5658-4016-6

编者简介:http://www.fangyao.org/《方耀年谱》编者简介/

购买链接:http://www.fangyao.org/2019/12/07/《方耀年谱》购买方式/

《方耀年谱》公开征订

本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欢迎,迅速售磬。现公开征订,达到印数后再次印刷发货。

预订请加以下微信号,验证信息写“年谱”及所需数量,我们会登记和您联系,谢谢!

《方耀年谱》作品简介:http://www.fangyao.org/《方耀年谱》正式出版发行/